许单单聊拉勾网转型以及身后贵人
时间:2014-12-7 编辑:邢台网络公司
美国人的生活和工作分得很清楚,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同学、家人、朋友是Facebook,同事和伙伴在LinkedIn。LinkedIn相当于名片存储器,连接商业关系的方式。
他们的文化习惯是,假如我是一个公司,你是一个公司,我们想合作,就找中间人,中间人就发一个邮件给我们,我和你就直接联络。但在中国,我们三个人就会一起吃饭、喝酒。中国人要先做朋友再做生意,一上来谈生意,显得赤裸裸,我们认为生意和朋友分不开。
这导致中国互联网的形态是,大家都是微信好友,生活和工作的好友分不清。越是商业伙伴,你越是想去点个赞,维护关系。美国存在的两个形态的人际关系,中国一个微信都搞定。
我们从咖啡馆转型时,最先选的就是LinkedIn这个方向,职业社交。发现走不通,就转做招聘。
峰兄:拉勾脱胎于3W咖啡,那176位咖啡馆的个人股东,有享受拉勾的好处吗。
许单单:在拉勾天使轮融资后,咖啡馆占有15%的股份。
当时咖啡馆没钱了,但用咖啡馆融不到钱。用一个互联网创业项目做融资,容易谈。我们就跟投资人说,你要投拉勾,就必须也投咖啡馆。我们天使融了600多万人民币,400万给了咖啡馆,200万给了拉勾。拉勾要做大,要有独立的资本结构。
拉勾启动借助了咖啡馆的资源。咖啡馆的微博粉丝有5万,我有20万。咖啡馆做了很多活动,有10万人的职位信息和联系方式。咖啡馆帮助拉勾网“热启动”。
2个月前,我给176位股东发了邮件,说卖了一部分拉勾的股份,可以给股东退股,给3倍回报。有10几个人选择退股。
峰兄:咖啡馆给拉勾的价值究竟多大。
许单单:也不是特别大。10万个人的信息,用处不大,邮件营销过时了,转化率低,人家看到是广告邮件,直接删掉。
帮助比较大的是微博。我自己有20万粉丝,基本是行业人。早期我们想借助176个股东的力量,比如请他们转个微博。但后来还是靠自己通过各种圈子,还有口碑。
峰兄:但咖啡馆就像是桥,没这个桥你就过不去。那是历史。
许单单:桥一直都在。
在拉勾网之后,咖啡馆下面又做了个传媒公司,每月做几十场活动,为腾讯、京东这些大客户举办活动。这样每月参加活动的人就超过4000人。再加上咖啡馆日常人流,拉勾网早期没花一分钱做推广,影响这些人就够了。这些人恰恰是行业里活跃和核心的人。
像线下这些事,就只有咖啡馆能做,不是其它独立的招聘或传媒公司方便做的。我们传媒公司去年有10几个人,现在30人。线下带来很多用户。
峰兄:咖啡馆、传媒公司、拉勾是一直在协同。
许单单:我们是反其道而行之,要做重,不然容易被颠覆。3W咖啡的目标是4年内开100家,都要在高科技园区,500米内要有3万人。这样会直接覆盖300万人。
这种独特的互相嫁接的方式,有壁垒,其他人抄不了。传媒公司帮客户做传播,会带上拉勾网。我们几个部队的人加起来,一共有50人的营销团队,互相嫁接,打群架。
峰兄:传媒公司是干嘛的。
<<<123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