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音乐收费下载 我们能7天无理由退款吗?

时间:2013-3-23  编辑:邢台网络公司
  而此话一出,亦引发了大众对音乐下载收费的一番激烈讨论……
1、数字音乐下载服务――过去与现在
  要考究数字音乐下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在那时,Napster、MP3.com等数字音乐服务便已存在。由于它们推行的是免费下载方式,许多音乐爱好者都会到这些网站,随意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正是这样自由的氛围,促成了这些音乐服务的繁荣。
  用户是爽了,但各大唱片公司却再也坐不住了――咱们辛辛苦苦去推的热门专辑,岂容被免费的盗版弄得血本无归?于是,这些唱片公司便以侵犯版权为名,向这些网站索取巨额赔款,并最终以胜诉拿钱收场。
  经此一役后,这些数字音乐网站元气大伤,被迫逐步转型为收费下载模式。虽然后来Napster的收费下载促成了苹果iTunes,而iTunes的音乐商店亦确实将这个收费模式做到盈利,但这仅仅是一个特例――像Napster、Pandora、Spotify等知名音乐收费下载网站,虽然人气很高,但真正肯为数字音乐埋单的并不多,所得的收入甚至远少于每年付出的高昂版税,而Napster更是于2011年关闭,用户群被转至另一音乐服务网站Rhapsody。

国外的音乐收费下载服务尚且如此,国内的类似服务则更是不容乐观。
  从在线音乐在国内出现开始,百度、搜狗等免费音乐服务便各自拥有自己的大群粉丝,在这些网站上随意搜索、下载歌曲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虽说国内目前也有诸如QQ音乐、酷狗、多米、酷我等多个音乐收费下载网站,但相比于风头强劲的“免费音乐军团”,哪怕它们的服务在不断完善,人气也逐渐有了积累,但说到营收呢……有些网站的最糟的时候一个月只收四位数,以“叫好不叫座”、甚至“惨淡经营”来形容也并非夸张。
如果数字音乐下载真的开始收费,收费音乐网站或许还会有新的用户加入,但免费音乐网站的人气,出现不同程度的减损则是必然的。至于它们会不会重蹈Napster的覆辙,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12345>>>
回顶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