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汽车”概念炒作当缓行
时间:2013-11-19 编辑:邢台网络公司
嗯,腰里夹死耗子充猎人或者腰里夹棍当猎枪在胡吹打起社交媒体时代似乎真高贵冷艳起来了。
你看,Tesla火了,于是不少人闻风而动,说汽车都要“极客起来”了。
于是,你能听到有的企业早早鼓噪“全时信息”了。于是,你又能听到五迷三道的专家或砖家开始念叨语音控制、有车载3G网络,甚至能发微信就算是“超级智能化”了。
拜托!你知道Tesla为啥火么?就因为安了个超大触摸屏?嗯,如果这就是“极客汽车”概念恶意炒作的理由的话,那么,下乡BBQ时顺手仍俩柴火垛也算是野外生存、极限运动了么?
轻率鼓吹这一套的家伙们,要么就是智商透支继续充值,要么就是胡说八道,刻意反智,良心更是大大地坏了。
汽车的确应该智能化,但眼下圈内流行的自以为是的做法,却是缘木求鱼。
先来看看正面典型Tesla是怎么做的。
雷军同志前两天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披露过他和Tesla老板Elon Musk的交流以及对Tesla的评价。他说,Tesla最重要的是,它应用了智能系统,整车智能性非常高。它内部全部是智能设备,用相当于两个大号的iPad大小的触摸屏来控制汽车,包括开天窗啊,空调啊,多媒体系统啊,导航啊什么的,开车的所有的路径数据都实时反馈到云端,服务器能帮助你运维你的车,提示问题,全程实时监控,智能控制。
看到没有,整车智能系统都在云端进行数据反馈、智能运维哟。雷军的下一段话更有意思,“现在我们每台高端车里可能都有所谓智能系统,但目前的程度大多也就控制个音响之类,派不上大用场。”
哟,这不正是喷了眼下这些个“极客汽车”论调所极力鼓吹的“西洋镜”么?
再看,所谓“极客汽车”的另一个大问题:定位到底是什么?
加点电子化网络功能算是一个新的定位么?A级车还是A级车、B级车还是B级车?看看Tesla是怎么做的吧!
雷军同志特别点明了Elon Musk的聪明之处在于,作为一个成熟行业里的新来者,他既没有办法用最低廉的价格去做一款有品质的产品,也没有资本去做一台全世界最贵的汽车来征服顾客。所以Musk为Tesla选择了一个方向:跑车。
敏锐市场策略和精准定位是Tesla成功最重要的基础。他的时速从零到百公里加速最快的只要3.7秒,这本身就是纯电机驱动汽车的技术优势。像美国普通的轿车卖2万美金,2万五千美金就很好了,相当于我们这边三四十万的车。一般人都开这个车。可是那个电池就要再加两万到三万美金,这整车就要四五万美金了,四五万美金那都是宝马奔驰级别的,谁买你的Tesla?新能源也好,全智能也好,真正普及开来之前那都是噱头,消费者能够为噱头付一些钱,但是有限。最便宜的Tesla都要六、七万,好点的要十几万。所以他必须锚定那些十几万的跑车。以前别的公司的电动车为什么卖不出去?因为电动车贵。大家都拿电动车跟那些两万三万的轿车比较,你怎么比都不行嘛。
而那些所谓的极客汽车面目又是何其模糊?多了那么点鸡肋网络功能就能脱胎换骨?功能、价格定位可有真实锚点?正如互联网电商界的大师刘爽同志所言,在新技术、新标杆出现时,每个行业内都会出现一群没头苍蝇,自我YY出一个不存在的细分市场。
我们的确期待新的汽车时代的到来。但新世代的产品显然不会仅仅是一个个孤立功能模块的增加,而是系统级产品思维和功能层级的革新。这就好比业内火爆的小米电视,不是在电视机上增加一个网络智能化设备的输出源,而是有了彻底智能化的底层,让原先的电视功能模块成为智能底层之上的一个APP。
至少眼下看来目前所说的所谓极客汽车,还只是智能、网络模块化装载的小改良。就这些变化,实在当不起“极客”二字来。很简单,只是极客们自己就能动手改装完的东西,用得上汽车工业自己动手么?既然工业化动了手,怎么也得整出更大的动静,更好的改装平台来吧?要不然,摆明了不就是搞噱头骗钱么?
嗯,你说,这是极客化是大方向,也没啥错。但硬要把大方向在眼下就用四六不着、囫囵吞枣、马马虎虎地方式糊弄出来,兄弟,这也太不负责了吧。
所以,我们说,所谓极客汽车的概念,还是得缓行。尤其在定位如此模糊的情况下。Tesla定位跑车,尚且还没把驾驰系统彻底智能控制化,定位家用轿车的型号们眼下能蹦跶啥呢?
真正有极客范儿的也倒不是没有。能自动驾驶的谷歌汽车还在实验着,不过那玩意从技术成熟到能够真正上路,征途还远着呢。
所以,这种炒作对眼下的汽车工业产生不了真正的影响。大家还是脚踏实地地做好现世代能做的改良吧。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