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流量不清零纯属忽悠
时间:2015-9-20 编辑:邢台网络公司
近日,中电信向搜狐科技证实:网传流量不清零,实际为套餐流量包。用户又一次被忽悠了。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像水、电、煤一样,网民生活中已离不开,那么,如何选择运营商以及上网模式,成为重中之中。
三大基础运营商中如何选择套餐
中电信:iFree卡+流量宝
中国电信没有大规模实施流量不清零,但是在10月1日起实施的“流量单月不清零”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套餐iFree卡。目前除了iFree卡外、3个月、半年或一年的流量包外,其余卡依然是流量到月底清零。
今年6月份,中电信在广东、山东和新疆三个地方开展剩余套餐流量可结转到下月继续使用,结转的剩余流量可以转增给好友的“业务试点”。据介绍,不清零和转增活动主要围绕一款营销产品——流量宝来展开。电信的流量宝可以流量币的形式,兑换流量以及免费WiFi时长等。
流量宝产品经理魏剑介绍,流量宝具有流量可赚取、可转赠、可兑换、跨三网、不清零等特点。通过和其他两大基础运营商合作,流量宝赚取的免费流量能够通兑三网,还可以兑换部分海外流量卡;而且使用不完的流量可以储存,永不过期。
中移动:共享流量包套餐
今年5.17电信日前夕,中移动称要推出流量共享、流量不清零、流量交易等创新服务。
自2014年以来,中移动地方(广东等地)相继推出流量共享、月度流量不清零等业务,用户可将套餐内未使用完的剩余流量,分享给其他4人使用,并可享受流量季度包、半年包、年包等灵活周期的套餐服务。
目前,中移动已在广东、云南等省用户,可以选择其试点推出客户套餐内剩余流量转赠他人服务,广东移动的“话音、短信按流量兑换”,搜狐科技此前曾给当地用户推荐过,花10块钱办理了流量共享,可以获得100M的私人流量,同时还将再得到50M至100M不等的流量,而这部分流量可共享给最少2人、最多20人共同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流量不清零”的套餐,并不是全国性业务,用户可以根据所在地选择。
中联通:流量银行套餐
早在2014年11月,中国联通推流量银行,流量不清零也能赠送好友。今年5.17电信日前夕,中国联通称,将推流量不清零的半年包。不过,原有的月度套餐仍将继续执行,月底剩余流量仍将继续清零,半年包只是给用户多一种选择。
有用户指出,所谓不清零,只是针对办理了季度或半年流量包的用户,流量有效期长,但价格会更贵。“价格确实不同”,广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立松称,在多种资费模式中,“套餐计费模式提供的服务比按单价计费模式要优惠很多,也会有一个使用及计费周期”,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计费服务模式。
不着急,“争议”结束就有答案
“上网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这是今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的,消息一出,网民早已等不及了。随后,今年7月份工信部承诺,提速降费,实施流量不清零。 然而,三大运营商对于“流量不清零”的态度比较统一,“没有时间表”。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电信运营商推的“流量包”仍有时间限制,被设定在3个月、半年或1年内有效,部分流量包还有闲忙时限制,闲时流量不一定用得上,没有用完的流量还是浪费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不清零”,因此,每月套餐内流量到期不能清零,应可以继续使用。
对主管部门和专家们的质疑,中移动某省高管站出来反驳称:“流量月底清零好比买肯德基套餐不能退”。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剑秋教授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访时表示,,流量不清零,尽管技术难度不大,但改造系统(BOSS系统)、改造与流量不清零要求不兼容或互斥现有业务确需要一定时间。而另有专家表示,目前用户流量使用频率远超过语音通话和短信,数据流量是运营商重要的盈利点所在,已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也是运营商迟迟不肯推出不清零政策的掣肘因素。
电信行业专家项立刚撰文称“中国为什么不搞无限流量?”称,“流量清零这个全世界通行的原则,怎么到了中国就能搞成众矢之敌?因为无论是政府、律师、民众都是不讲道理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