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网络医药欺诈肆虐 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时间:2013-3-12  编辑:邢台网络公司
  记者注意到,只要用户在网上查找任何与药品、保健品相关的信息,贩卖假冒医药商品的黑网站就会跳出来,占据电脑屏幕中的显眼位置。不仅如此,该类网站还经常将医药界名人、影视明星或其他公众人物的照片进行加工处理,张贴在网站或产品展示页面上,以此引诱用户上当。

  瑞星安全专家唐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一条黑色的产业链用户访问假冒医药网站进行在线咨询或网购医药品时,往往会将个人隐私信息暴露给不法分子。随后,这些信息大多会被转卖至黑中介,随之而来的便是用户可能遭受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更为糟糕的是,有些网站的操纵者视医药的基本作用于不顾,有的将医疗垃圾回收再利用,或将无用的药品甚至是‘毒’药贩卖给用户,用户一旦轻信,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害生命。”唐威说。

  唐威认为,国家监管部门加大对此类网站的监管以及打击力度,同时相关的互联网企业也应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协助监管部门。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药监局与百度、360、即刻搜索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20余万个药品的名称、产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的详细权威信息提供给网络搜索引擎,百度等公司将其优先排序。

  而作为互联网安全企业的瑞星也在“3·15”前夕发起了“全民围剿假冒医药网站”行动,被举报的网站经过瑞星钓鱼网站智能识别引擎分析和人工识别后,将被成功拦截。与此同时,瑞星还会将这些不法网站集中提交给国家药监局及公安机关等政府部门,从源头上遏制假药网站的蔓延。

  业内人士称,上述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屏蔽”假医假药信息。同时也需要消费者自身提高警惕,上网咨询或购买医药商品时,应先检查所选医药类网站有无可点击的权威认证标识,保证所访问的网站为正规医疗网站。


<<<12>>
回顶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