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全球最牛的索尼电视,走了哪几步弯路?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4-2-16
索尼特丽珑电视,当时买得起这个的人,都是纯高富帅啊
其二:步子太大最终扯到蛋的日本演绎(1):那些年索尼曾经用过的OLED技术:
如果把索尼在液晶方面的卓越努力一棍子打死,我相信对于广大的索尼工程师们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毕竟他们从1994年开始在OLED这个就算是20年后的今天也绝对算得上超前的技术上开始持续工作,并且在2004年的时候已经可以量产小尺寸的OLED面板。
可悲的是当时的索尼领导者们,把CRT失败的惨痛教训做了过度解读,直接采用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参加到越野长跑的运动中来。就以价格这个最重要的参数而言,现如今的OLED电视上市时的价格,约莫等同于同尺寸的LCD电视价格后面直接加上一个0,那么在10年以前,这个差距对于市场而言,可想而知就更难以接受。这一步,跳得虽然远,但是也非常准确的跳到了坑里……扭了脚不说,还扯到了蛋:OLED宣告失败,巨额的研发投入使得索尼从这个时候就开始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泥潭里面。
11寸的索尼OLED电视,屏幕比现在的iPad大点有限……
其三:步子太大最终扯到蛋的日本演绎(2):Google TV
我们必须肯定的是索尼对于新技术的敏感性以及未来科技生活的关注;2010年10月,索尼和Google联合发布了首款Google TV,给全世界一个非常美妙的憧憬:搭载Google TV平台,涵盖了Android系统、Chrome浏览器、搜索、Google地图等多项应用;硬件上则内置Intel的Atom处理器,为互联网和电视内容的搜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看起来是如此的美好……为了实现这些,Sony再次进行了巨大的投入,但与其投入不相称的是回报,报表上惨淡的销量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者对于Google TV的质疑:使用上的体验暂且不谈,单是一只如此复杂的的遥控器,已经成为了业界的笑柄。
时至今日,虽然在Sony以后还是有一些电视厂商前仆后继的投入Google TV的开发当中,但Google正在将GoogleTV更名为Android TV,也在某种意义上承认了GoogleTV的失败。
见过比这个键更多的遥控器嘛?逻辑的哈玛尼不算 咕~~(╯﹏╰)b
其四:液晶面板之伤:最好的显示技术,但却没有自己的面板支持
恐怕很多人不会相信这个事实:目前索尼自己已经没有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了,这也就是说,在CRT时代大杀四方的索尼显示技术,现在基本上基于别人的面板来展示自己优秀的显示能力,这在研发角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浪费,而从成本这个角度来看,没有自身的屏厂所带来的,是无法以最经济的成本组合获取电视最核心的面板部件,在整机价格上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同时,等索尼醒悟过来时,根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拥有屏厂,运营屏厂所需要的巨大投入,对于孱弱的索尼资金流而言更是一剂见血封喉的毒药,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可真是“无屏厂,索尼死电视;有屏厂,索尼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