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先生”的零基础创业指南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4-3-27
圆心是一位创业者家属,“有一天一觉醒来,男友告诉我他要辞职创业了。上辈子杀人作孽,这辈子男友创业。于是我开始做一个微信公号......” 被揭黑吐槽后的创业男友也有很多话要说,以下是主人公“欧阳不通”先生的第一则创业感悟分享:
(阅读本专栏更多文章,可点击标签:当我男友在创业)
“复旦新闻系毕业,除了写字啥也不会”,这是圆心给我的定性。没错, 大学教育给我的,大抵是一些很难被现实衡量的“自由而无用”的东西。我不像学软件的同学一样可以独立开发出一个能用的app,不像学设计的朋友一样可以自己搞个studio,也不像学外语的同学可以做做翻译什么的。
简而言之,我没有一项可赖以立命的专业技能。另外毕业之后工作也只有一年半,涉世未深。这样的人能创业吗?我当然认为可以了,不过大概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要有创业的愿望。
如果没有强烈的创业的愿望,那你基本上是不会费那额外的心思去想点子,也不会放弃稳定的工作和舒心的生活而踏上创业之路的。
我是个急性子。无论在上海还是北京,我看到满大街的70后们动不动坐拥价值几百上千万的房产,并在改革开放的红利初期迅速占据了企业中高层的职位。我们毕业后受到这些人的雇佣,起早贪黑从他们那里领到微薄的工资,然后晚上再把这些钱以房租的形式交还给他们。一切这些只因为他们出生得比较早,这让我很不开心。
我有我期待的生活方式,其基础是实现财务自由。可是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领工资实现财务自由,基本是没有指望的。
另外个性上,总有些人遇事会有自己的想法。尽管不一定对,但总是想按自己的方式去提出和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过人的情商或很好的运气,这种人在一个单位里听人号令做执行是比较难开心的。我碰巧属于这种人,又不具备那两个条件。
所以我一直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因此我几乎每天都会冒出各种创业的点子,动手真干是早晚的事。
其次,要有个靠谱的点子。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靠谱的点子不是成功的全部,但一定是成功的前提。
点子的来源,有专业的可以在专业上深挖,咱这种啥也不会的就得在工作和生活中留心观察和思考。举几个我想到过的例子:
点子一:用蓝牙分享网络连接
我是个新科技产品的狂热爱好者。但由于手头拮据,我手里的平板电脑一直是wifi版。但我们这种人怎能忍受出门就断网呢!于是我用3G手机做热点给平板电脑用。可这种方式太费电了,只能偶尔开个几分钟,不解决问题。有人出门会随身带一个移动基站(MiFi),可那玩意儿又太重了。
于是我想,能否用蓝牙来实现设备间的网络共享?蓝牙很省电,而且几乎每个智能设备都有,普及起来会比较容易。想到这个点子的时候,大概是2012年底。
点子二:城市停车位的聚合信息及支付系统
上班时,我偶尔会开车到合作机构所在的写字楼去拜访。这时就会遇到问题:对方的楼下有没有车位?那附近哪儿停车比较便宜?比如我们公司楼下停车一个小时6元,隔壁楼只要2元。停上三几个小时,差别还是可观的。另外当我从地库出来,每次总是要交卡、掏钱。这时候如果档位杆旁的零钱不够,坐在驾驶位上从牛仔裤的口袋里掏钱包可是种非常痛苦的体验。
为什么不搞一套整合的系统,把这些停车场都联结起来?每个停车场的空余车位数量和时租价格都实时更新,并显示在一个APP上——这样人们在出门之前就可以知道目的地附近哪里有车位,或者哪里有便宜的车位了;再添加一个统一的支付账户,从此无论进出哪栋写字楼,都只需拍照进入、拍照出来,根据车牌号自动扣费,这绝对是趋势啊。
想到这个点子的时候,大概是2013年中。
点子三:男士西装袜电商
我是个穷讲究的人。虽然买不起定制的三件套西装,但凡是能懂得的基本礼仪准则,我都会尽量恪守。比如在室内的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比如在快餐厅吃过东西,餐具能收的话要顺手收一下。
我还是个爱管闲事的人。每当看到走在大街上西装革履却在黑皮鞋中露出一双白袜子的人,或者坐在高端大气的酒店里却因袜筒不够长而露出一截小腿的男士们,我就会有一股强烈的想改善他们的愿望。
无论是在国际新闻里看到奥巴马和卡梅伦,还是在《纸牌屋》里看到各色美国政客和商人,你都会发现,无论他们的西装是黑色、藏青色、海军蓝还是深灰色,一双黑色高筒(到差不多小腿一半的高度,以保坐下时不露出肉和腿毛)的袜子是必不可少的标配。
而我在买袜子的时候发现,深色还好办,但高筒的男袜却挺难找的。无论是超市里还是淘宝上,卖的基本都是短袜或中统袜;Zara等品牌的店里能找到一些,但性价比又实在太低。也就是说在中国,别说人们意识不到自己袜子穿错了——就算意识到了,想买到对的袜子也很难。那为什么不动手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呢?
想到这个点子的时候,是2013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