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传统文化行业不断洗牌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5-2-27
根据近日中国互联网管理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以下有趣的事实和趋势。
上网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互联网总体规模进入发展常态期
根据报告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个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企业互联网普及率达78.7%,人均在线时长每周达26.1小时。各类互联网应用成为了满足个人日常生活需求、满足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方式,55.1%的城镇网民、47.9%的农村网民认为自己比较或者非常依赖互联网。互联网实质上已经成为国民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报告统计,未上网网民的上网意愿进一步下降至11.1%,而且非网民不懂电脑/网络的比例也上升到61.3%,这使得进一步扩大、转化非网民的客观培训成本和主观沟通成本逐渐增高。同时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结构问题,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网民总体规模发展应该趋于常态。
移动互联网成为业务拓展首选,文化旅游业将成下一个被颠覆行业
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手机上网已经逐渐成为上网的首选方式,达到上网总人数的85.8%。智能手机与个人信息的深度绑定,则能挖掘出更为个性化的应用,使得业务开展更具针对性,更能挖掘行业痛点,在极短时间实现业务的爆发式拓展。
报告显示,2014年手机旅行预订用户年增长达到194.6%,成为了增长最快的移动商务类应用。而随着各大互联网企业竞相进入在线旅游产业,将加快完善旅游行业的线下服务体验、旅游数据挖掘、线上线下相互驱动等重要产业升级步伐。一旦线上企业完成线下旅游景区的战略融合,整个文化旅游业将迎来一次大的洗牌过程,我国将有可能出现几个大型旅游服务提供商,实现整个传统文化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网站自制视频内容将获更大发展,手游市场仍有成长空间
目前,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4.33亿,手机视频用户为3.13亿,手机网民使用率为56.2%。随着移动网络环境的不断升级,移动视频端能够充分利用用户碎片时间,移动视频用户仍将继续上升,而传统PC用户将逐渐下降。根据调查统计,手机用户主要观看的视频长度为10至30分钟,类型主要为综艺、搞笑、原创和游戏类视频。而现有购买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往往从时长和内容类型上并不能完全对应手机用户的需求,因此视频网站制作“短时长、快节奏、笑点多”的新型自制内容,既有利于应对手机用户的差异化观看需求,降低购买影视内容的成本,也有利于建立起网站风格和品牌,增大用户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