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网络拒绝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5-5-23
“我是一只小象,我梦想着和妈妈一样,可为什么妈妈的眼里流露出一丝忧伤?那是一个没有风的傍晚,天边一抹血色的惨案,树林里晃过几个奇怪的影子,一声巨响,鲜血喷涌出妈妈的胸膛,一阵痛苦的哀鸣,几阵得意的笑,笑声里肆虐着疯狂;两声巨响,伟岸的身躯哄然倒下,绝望的眼神里还有慈爱的目光……”
今天,在两位小学生动情的诗朗诵“我是一只小象”中,腾讯公司发起,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协助执行的“企鹅爱地球”——对网络非法野生动物贸易说“不”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减少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信息,净化网络,保护野生动物。
近年来,由于急剧增长的对野生动物的消费和需求,导致诸多野生动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根据国际刑警组织的统计,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非法交易。而野生动物网络非法贸易已排网络犯罪的第五位。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前不久发布关于野生动物这样一组数字:全球平均每15分钟就有一头大象因为象牙被杀害,而这些象牙被雕成人们根本不需要的小玩意儿;自2007年,在南非的犀牛盗猎增加了近100倍,这些犀牛角被用于并未被证明有效的医疗用途;每年有1亿条鲨鱼因鱼翅被猎杀——它们的死亡只为了所谓的精英阶层能够在奢侈的宴会中享用鱼翅羹;世界上仅存不到4000只野生虎,某种程度上,就因为不确认的药用价值和装饰需求能让它们的骨头和皮毛卖上大价钱;2050年时,如果现有的一切不做改变,北极熊数量将会下降三分之二;尽管有全球商业捕鲸禁令,却有34000头鲸已遭捕杀。
在活动现场,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亚洲区总代表葛芮在介绍此次活动背景时说,如今,网络野生动物贸易已成为一种全新的交易形式,网络的隐蔽性、机动性和便捷性为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条件。“互联网虽然是野生动物贸易问题的频发地区,但也是拯救物种最大希望。”葛芮说。
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平台方之一,腾讯也关注到了国内网络野生物非法交易产业链有逐渐扩大的态势。今年3月,腾讯对外发布公告,对利用微信平台发布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内容行为进行整治,公示并处置了一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从事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公众账号和个人账号。更多像腾讯公司这样的合作伙伴来共同拯救这一物种。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郭凯天表示,腾讯具有较强的互联网社交网络平台,而TNC、IFAW则是有着国际影响力的专业环境保护组织,此次三方通过签订合作备忘录,后续将充分发挥各自在社交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就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在网络信息鉴别、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等多领域开展跨界合作,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和谐生态之路。腾讯希望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告诉中国用户,使用象牙或者是佩戴象牙实际上是一种很愚昧、很过时的行为,而不是一个时尚值得炫耀的事情。让戴带象牙制品的人觉得羞耻。
此次腾讯发起“企鹅爱地球”的活动,就是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未来将根据公益组织和用户提供的举报信息,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开展对违法违规不良信息的专项打击和定向清理,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平台规则,完善平台运营规范,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网络非法野生物制品交易行为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