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希望在9月的G20峰会后,与一至两个国家展开磋商,探讨设立全球电商平台的计划。阿里巴巴创办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这将有助打破贸易壁垒。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日报道,马云称,希望竞争对手亚马逊等全球企业可以合作,创建新的电商平台,将全球中小型企业联系起来。
马云近日在北京表示,亚马逊做了很多全球贸易,阿里巴巴很尊重这家公司,若双方能合作就太好了,但他不知道亚马逊是否认同他的概念。
在今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马云首次提出创建全球电商平台的概念,此后一直在其他场合游说企业和各国政府,包括G20商界代表出席的20国集团工商峰会(B20)。
马云表示,公司正成立小组,专责研究适用于平台的规则,包括关税及物流等方面。由于将涉及来自不同国家的许多公司,他预期相关标准将颇为复杂。
他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总统欣赏这个概念,要求他们提交计划书,他们就不能两手空空,所以公司正成立一个内部小组,准备制定计划书内的规则和法例。
马云期望在9月于杭州举行的G20及B20峰会后,与一两个国家商讨此计划,试探其反应。
他透露,新平台意在降低贸易壁垒,但与世界贸易组织不同的是,平台将在政府的支援下,由企业负责组织。
马云表示了解箇中的困难,为了实践愿景,将愿意投入数十年努力。
他说,新的全球电商平台将是一个开放式平台,涉及许多国家、许多人,其中一个最大的难题将是制定游戏规则,因为规则将非常复杂。
马云说,新平台可能要二三十年才能见到成果,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许多挑战。
他说,新平台不一定由阿里巴巴持有,但公司希望参与构建工作。
马云将创建平台的工作比喻为接力赛,由阿里巴巴跑第一棒,但不会四棒都跑完,而是会交给其他人跟进。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1日报道,中国电力巨头国家电网公司从去年的第七位升至第二位,仅居于沃尔玛百货公司之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则分坐第三和第四把交椅。
报道称,被誉为“全球最赚钱银行”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资产规模计是中国最大银行)从去年的第18位升至第15位,尽管该行的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
在13家初次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有3家房地产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356位)、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385位)和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第496位)。在中国政府放松国内购房限制后,这3家公司均从去年该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热潮中获益。
排名第366位的中国第二大网上零售商京东同样是首次登榜。
报道称,不过,有一家企业的缺席令人瞩目,而它或许是中国最有名的公司──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该集团作为一个网络平台并未获得巨额收入,而收入指标是该榜单排名的基础。
投资者和分析师主要关注另一项指标来衡量阿里巴巴的增长情况,即商品交易总额,也就是第三方卖家在其平台上的销售总额,因为该指标显示出一家电商公司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有多快。
阿里巴巴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在截至3月份的财年,其商品交易总额突破人民币3万亿元。阿里巴巴称,这意味着以商品交易总额衡量,该公司已经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
国际在线报道: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曼哈顿地方法院审判长科林·麦克马洪(Colleen McMahon)周二驳回了一项指控阿里巴巴集团欺诈股东的诉讼。该诉讼认为,中国监管部门曾警告过阿里的假货问题,但阿里进行了隐瞒。麦克马洪在裁定中表示,阿里信息披露不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2014年7月16日,中国国家工商总局(SAIC)召开了针对阿里的行政指导座谈会。麦克马洪在周二晚些时候裁定,阿里并未在两个月后的首次公开招股(IPO)投资者材料中欺诈性隐瞒这一会议。阿里在此次IPO中融资250亿美元,创下纪录。
在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白皮书概述了他们在会议上提出的担忧后,阿里美国存托股票(ADS)在2015年1月28日和29日累计下跌12.8%。国家工商总局的担忧包括阿里网站上销售的许多商品侵犯了商标权,属于不合格商品或假冒伪劣商品。
国家工商总局随后撤回了这一白皮书。不过,由于阿里股价大幅下滑,阿里在美国被提起7项集体诉讼。这些诉讼合并成了一桩全国诉讼,由麦克马洪审理。
麦克马洪在40页的判决书中称,阿里的IPO材料披露了大量可能因为未能管理好网站而面临的监管风险。她还表示,阿里已经明确披露,中国的法律和监管环境使得投资阿里这样的中国公司存在风险。
“很明显,在平台存假货及阿里巴巴可能因此而遭遇行政诉讼等问题上,阿里巴巴并未回避。”麦克马洪称。
她还表示,原告并未证明阿里执行主席马云打算隐瞒与国家工商总局的会谈,以扩大自己从IPO中获得的收益。《福布斯》杂志周三的数据显示,马云目前的净资产为232亿美元。
这桩诉讼的首席原告是Christine Asia公司和威廉姆·泰(WilliamTai),他们代表的是在2014年9月19日至2015年1月29日持有阿里ADS和ADS股票期权的投资者。
北京时间4月18日访华期间,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专程在北京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会面,共同见证阿里巴巴集团与新西兰政府指定机构新西兰贸易发展局(NZTE)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看到,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可以把新西兰的产品和服务直接送到中国消费者的面前。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机遇!”约翰·基在现场公开发言中表示。马云则在致辞中说:“对于中国来讲,今天从新西兰购买食品起步,但是真正应该购买的是新西兰的环保技术、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通过贸易,我们不仅仅买东西,同样是在学习理念、知识、技术。希望在今后二十年,中国也可以把健康的、环保的产品和技术卖给全世界。”
据悉,该协议涵盖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天猫、天猫国际、阿里旅行、支付宝、1688等多个核心业务。当天,天猫国际专门启动了新西兰超级国家日“亲蜜新西兰”线上购物狂欢活动,以推广新西兰产品。比如新西兰口红品牌Karen Murrell入驻天猫国际,并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刘诗诗吴奇隆同款”新西兰婚纱照拍摄之旅的惊喜;高端蜂产品Manuka Health海外旗舰店可以让消费者命名自己在新西兰的蜂箱,全年有免费蜂蜜供应。
截至目前,总计558个新西兰品牌入驻天猫、天猫国际,超八成品牌系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包括: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集团恒天然旗下的安佳、新西兰第一大连锁超市Countdown、新西兰最大的保健品和健康食品公司Healtheries、全网最畅销的蜂蜜康维他Comvita、新西兰当地销量第一的药房GO Healthy,以及众多以纯天然著称的美妆品牌Antipodes、Karen Murrell和Ecostore等。天猫已成为新西兰品牌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第一通道。
新西兰贸易发展局首席执行官Peter Chrisp在签约现场说,新西兰很多企业已入驻阿里平台,包括乳制品、肉类、海鲜、水果、葡萄酒、饮料、谷类食物、护肤和保健品等。今天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代表双方合作进入了更甜蜜的阶段。借助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新西兰品牌能够触达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也是展示新西兰的国家品牌即“天地开阔、心怀开畅、思想开明”(open spaces, open hearts and open minds)的好机会。
阿里巴巴澳洲新西兰董事总经理周岚表示,国内中产阶级群体进一步扩大,正在经历消费升级。新西兰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中国消费者对新西兰产品有着天然的信赖和好感。与新西兰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阿里巴巴集团将向新西兰企业提供大数据支持、快捷开店、在线支付和品牌推广等一系列支持措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新西兰原产地直供纯天然商品。
据新西兰贸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新西兰贸发局与天猫此前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线上直销新西兰好货的合作。2014年,天猫首次推介点燃了新西兰中小企业开发中国市场的热情,“新西篮”海外旗舰店、“新西兰国家馆”先后在天猫登场。双方联手打造了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在天猫一次活动中热卖120万吨,国内268个城市的小朋友第一次喝到新西兰儿童奶,新西兰活海鲜黑金鲍72小时从海里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等行业标杆案例。
新西兰并非首个和阿里巴巴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国家。随着全球化全面升级,阿里巴巴集团此前先后与世界各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备忘录,如英国、韩国、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国家。截止目前,旗下天猫国际平台共引进了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5400个海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