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单单聊拉勾网转型以及身后贵人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4-12-7
许单单:切入点是好的体验。比如快,是能击中人的点。
拉勾网自己的运维,当时在别的公司,凌晨2点投简历,我们的CEO当时正好在玩手机,微信端接受到这个投递,于是直接回,明天早上面试。这个人在投出简历1分钟内就收到回复。他不信这是真的,觉得是系统内部测试。
第二天早上8点,这个人就照着所收到回复里的号码打电话给CEO。CEO说,是真的。这个人就马上来面试。第二天就上班了。
启明创投要投资我们时,投资经理Stella做尽职调查。她在微信端给美特斯邦威投了简历,1分钟就收到了拒信。她很惊讶。
峰兄:如何说服企业配合你们的“快”。
许单单:中国互联网从业有大概300万人。平均2年多换次工作,也就是每年150万人换工作。拉勾网现在每个月的空缺职位20万,全年200万。这是个供小于求的市场。只有一部分职位招到了合适的人。还有一直空缺的职位。我们估计,2.5个职位对应1个求职者。
人才是强势一方,企业是弱势一方。是人挑企业。得用户者得天下。反过来,企业可以“虐”的。反正我有人。我们头两年精力都放到用户这一端。
我们规定参加“极速入职”的企业在收到投递简历后必须24小时反馈。规定HR初始只有看20个简历的权限,要回复申请人后,才能看到新简历。我们告诉HR,你必须尊重人。这让企业不爽。HR要回复,手工的,很辛苦,被增加了工作量,但不开心也没办法。
我们不是在企业端深入,影响它们改变流程。我们只是强迫企业就范。现在我们需要挣钱了,就开始服务企业,成立了商业产品部,让它们也能爽。这是一个节奏问题。不同阶段重点不同。
峰兄:你们抢的谁的市场。
许单单:之前,互联网业的招聘,工作几年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这种骨干、中坚,基本都是走低端猎头,在智联招聘和51job上招不来人。我们抢的就是这个市场。猎头还是太贵。
峰兄:看起来,你们是为套现咖啡馆的人流而“撞”上这个市场。
许单单:我们是有意为之。
2012年我在美国为对冲基金工作过一段,跟美国、印度的同事一起分析过全球招聘市场。看到的趋势是,垂直行业的招聘是可行的,但只有互联网这个行业可行,其它行业不可行。LinkedIn在中国不可行。
美国最大招聘网站是Monster,对应中国的51job和智联招聘,所有行业通吃;然后是Dice,70%收入来自IT行业。其它行业就没有对应的Dice了。
垂直招聘作为中介,看三个因素:数量、价格、频率。房屋中介也一样,也看这三样。互联网业,频率高,不断出新公司,新公司增长快,比大公司更具有潜力,吸引力大。互联网行业的人才不断流动。金融、地产业就不同,格局稳定,小公司快速增长的几率小,小公司基本就等于不好的公司。
互联网公司的人平均2年跳槽一次,其它行业不会。互联网对人才依赖度高,工资高,提成高。互联网几乎是唯一。其它行业不可行的本质,人才趋于稳定而不是流动,新公司出现的几率和数量低。
我是分析师出身。这就是分析师的思路。中国未来会是这样,那就缺这么一家公司,我们就有机会做出来。
峰兄:为什么LinkedIn在中国行不通。
许单单:因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