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官方微账号的几个没关系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4-8-2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官方机构与网友交互的工具,也正因为这样,各方都给这些微账号更多的期待,给运维者更多压力。其实,没必要,别人可以做到很好,你单位做不到没关系,做不好关了也没关系,期待太多,反可能事与愿违。
1、别人开了微账号,你不开,没关系。
微博最火的时候,有的机构在新浪开了,在人民网开了,在腾讯开了,还在搜狐开了,运作起来很累。公众微信来了,马上开一个,易信来了,再开一个。其实远没有那个必要。能运作好一个就开一个,运作不好,一个不开也没关系。不要以为没有这些公众账号会怎样,原来没有时,不也照样过吗?如果只关停部分账号,集中精力做好剩下的,效果可能更好。
2、开了微账号,不能定期定量发布内容,没关系。
看到别人能坚持不断发漂亮的内容,你没有内容或有内容不会发,没关系;不能每天坚持发,没关系,不会用长微博、图片等工具,没关系。开设微账号的主要目的是交互、沟通,而不是发布。
3、内容不漂亮,文字不华丽,没关系。
找一个既懂业务又懂传播,而且能数量掌握互联网“快餐时代”传播技巧的专业人士,很难。掌握基本做法,能坚持发布内容,坚持与网友沟通,技巧就会不断提高。
4、开了微账号,没精力弄或不会弄,内容不更新,没关系。
尤其是一些基层单位,一股风地开通了微账号,几个月过去了,热情过了,并没有摸清门道,或由于岗位调整,原来的官微负责人换岗了,没人更新了,没关系。这时可以停一下,准备好了再来。不过一定要注意,不要锣鼓喧天地来,悄无声新地走,在临停止微账号更新前,一定要发布一条信息,或留一个公告,一个自动回复的私信,引领用户到其他的沟通方式上去,如其他微账号、网站、邮箱、电话,甚至面谈。
3G/4G 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可阻挡地渗透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国家宽带战略、促进信息消费等国策,都在加速这一过程。但并不是一下子大家都能做到“十全十美”,相互学习、逐步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外界可以给予更多的培训、辅导,推进这一进程。但是停顿一下,也没关系。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出现“死微博”(长时间不更新)、“死公众微信”,也没必要刻意曝光,随着工具的普及后沟通价值得到认可,即使离开的,也会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