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旗下酷开独立 互联网打法“直攻”小米乐视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5-3-12
创维集团旗下互联网电视品牌酷开近日在一次小型媒体见面会上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酷开将在4月1日起正式对外独立,财务和库存将会进行独立结算,而主攻市场则为乐视、小米所在互联网渠道。
“当行业硝烟起来的时候,该发的炮弹还是要发。”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国对记者表示,电视行业这几年已经被这些搅局者搅得危机感十足了,目前看来2015年的跨界者至少还会产生两家,也就是会达到六家。
据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乐视和小米将会在2015年在电视领域有更加激进的投资计划,而销量覆盖线上与线下。“酷开主要是集中火力做线上销售。”王志国对记者表示,酷开希望在2015年做到品牌电视线上销量150万台,超越乐视、小米。
“小团队”应战互联网打法
“酷开原来更多的是跟着大平台走,库存、资金等都由集团兜底,没有负担,也难以提升效率。而现在酷开独立其实是一种倒逼机制,让自身面对库存、资源、成本等各方面挑战的同时,获得更多自主权。”王志国对记者表示,电视行业已经被互联网搅局者搅得危机感十足,而在2015年的竞争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
一场始于乐视、阿里巴巴、小米和爱奇艺等互联网公司的风暴依旧盘旋在电视行业的上空,传闻中2015年至少还会有两家来自互联网阵营的电视新品牌和新产品推出。
王志国向记者表示,从4月1日开始,酷开将正式进行独立运营,财务上也会正式切割,面对外部竞争时,灵活度上比过去大大增强。
据了解,酷开的前身是酷开网络,主要服务电视的网络后台。随着2013年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入电视行业,创维也决定联合阿里巴巴发布酷开互联网电视,并在此后将“酷开”定位为创维的线上渠道子品牌。
而经过1年多的梳理,作为负责人的王志国发现,虽然可以共享集团的资源,但面对互联网打法时,创维其实更需要灵活的小团队作战模式。
“如果不是小团队作战,互联网公司也是死路一条。”王志国同时对记者表示,传统企业有时候受制于“非闭环”的组织架构,很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独立之后的酷开将建立一套快速决策与问题解决机制,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行业之争。
“比如用户说播放节目很卡,这里可能是芯片解码的问题,也可能是用户网络的问题,也可能是内容源的问题,在早期这种问题是没有办法落实到责任部门上去的,因为传统企业的分工很明确,产品、研发、供应链各司其职,当领导布置完任务后每个部门都去完成自己的部分,最后没有人跟踪结果。”王志国对记者表示,大部分发展成熟的企业都有明确细化的责任部门与分工,想要构成闭环机制特别难,酷开正式独立后,将会改变这一机制。
狙击小米乐视
2014年1月的时候,酷开电视的月销量在1万多台,而到2014年年底已经上升到月销售约9万台,尽管增速很快,但依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目前酷开只是运作于电商模式,还没有太多的品牌流量,这对于目前的酷开来说,既是弱点,又蕴藏着巨大的机会。“电商渠道是没有办法去忍受缺货状态的,因为一旦缺货,用户流量马上就会出现大规模下降。最近几个月酷开一直缺货,渠道就会抱怨,好不容易把产品流量培养上去了,还是不能保障货源供应。这我们也非常理解。”王志国认为,“在今年,我们就是要打造品牌,用好产品赢得用户口碑,帮用户快速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王志国表示,对于创维来讲,酷开独立的核心不是做电视,而是服务用户并实现用户价值运营。最终的目标是要把互联网电视用户数做到行业第一。而这也是目前互联网时代电视行业盈利的重要砝码,因为漂亮的数据将会吸引更多的游戏厂商、广告厂商寻求合作。而做酷开电视只是快速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用户,更容易拓展运营,体验更好,让用户更加满意的产品。
相比之下,有着天然互联网基因的乐视和小米在运营方面做得更好,他们更懂如何通过互联网赚钱。“估计小米和乐视的活跃用户能达到70%和80%,因为买它这个电视的人就是互联网的人群,他们买回家就是为了看互联网电视的。”王志国说。而从创维得到的数据来看,目前酷开的整体可升级智能终端将近700万,日活跃用户大概在350万,接近50%。所有联网终端,酷开已达到1000万以上的激活用户数。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厂商没有弯道超车的机会。中怡康黑电研究中心总经理彭显东对记者表示,互联网巨头的介入也在使智能电视应用市场升温。
目前,2014年海信智能电视累计激活量已达800万台,预计到2017年累计激活量会突破2800万台,日均活跃用户接近400万户,并在视频、游戏、生活等领域搭建了推动用户增值的业务平台。
并且,王志国认为传统彩电大厂在供应链环节依然拥有强大的实力,对于一些从单品策略过渡到多品系运营的互联网厂商来说,供应链的管理难度将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