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奋斗吗?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7-2-5
我们继续说奋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绝大多数人把奋斗跟“苦逼”划上等号,尤其是没有奋斗过的人。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奋斗还是个孩子,请白莲花们放过他。
有个词很贴切,叫做“燃”。
我“被迫”奋斗的那五年,是整个职业生涯中最燃的五年。那些在初涉职场阶段遗失了的价值观里本应闪闪发亮的部分,在30岁的档口,因为一份逼迫我成长的工作经历,又回到了我的身上。
有多少次,我产生一种感觉,一个本来眼界最远到眼睫毛的平凡甚至平庸的生命,因为奋斗带来的正反馈,突然对未来有了更大的渴望。
这份渴望驱动着自己,对自身能力的边界,一次一次去刷新。
还记得入职第一周就遇上负面危机要处理。那个时候竞品的公关能力无比强大,在业内所向披靡。对方鼓动了一个微博大V,煽动一个对我们产品有误解的普通用户,准备对我们进行起诉。大V还安排了新闻发布会,开始大量邀请媒体报道此事。
一旦媒体报道了我们用户纠纷的新闻,就会被竞争对手抓住把柄,在各种平台对我们进行负面轰炸。
我在上班的路上接到命令,要马上坐火车赶到那个受了蛊惑显得义愤填膺的外地用户那里,尝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事态平息。
那天连行李都来不及收拾,马上赶去火车站,和客服leader汇合。一路上都在商量和推演:
如果人家不出来见面怎么办?
见了面怎么说才能消除敌意?
被录音怎么办?
被敲诈怎么办?
矛盾激化怎么办?
……
绞尽脑汁,用尽了长者的人生经验。。。
见面后是长达10个小时的沟通与谈判,几次到了险些谈崩的边缘,直到新闻发布会即将举行的当日凌晨一点,对方终于表示理解了之前的种种误会,并当场签署了和解的书面声明。
走出谈判地点的那一刻,我只记得内心高兴得要喊出来。让一个原本准备开发布会痛斥自己的陌生人转变立场,太特么难了啊。
我竟然做到了。
从来没想到自己还能这么“强”。
这是第一次品尝到奋斗的乐趣。这比一下班就往家跑,出现点难题就双手一摊让领导想办法的工作有意思多了。
奋斗不是简单的吃苦,奋斗是一种心态。一种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一丝可能,就愿意全心全意去投入和尝试的心态。
奋斗的心态会调用尽你前半生所有的智慧、资源、技巧和情商去面对问题,还会把你以前积累上的不足,以最直接的方式暴露在你前面。
让你知道自己有多强,也让你知道自己有多弱。
那个时候,外敌压境,整个团队都在一种奋斗的状态中。几乎每周,都会从微博上、论坛上层出不穷各种黑稿(近年连知乎也没有放过)。团队六七个人,没白没夜的监控,分析,反击,传播,没有上下班,也没有周六日。
我们以几杆枪几万的预算对抗着对方几倍兵力的轰炸。几个人的微信群,竟能夜夜不间断讨论策略、修改物料到凌晨,10分钟不刷就几十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