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1号店董事长于刚为黑马营六期学员做的近三个小时授课内容节选。5年里,于刚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从被前呼后拥到遭遇白眼,1号店从零做到年销售额近百亿。于刚和1号店是怎么过槛的?电商创业又有哪些秘诀?不管你是电商从业者,还是创业者,这篇六千字文都值得一读。
五年多以前,1号店是什么?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梦想,一个愿景,而把这个概念变成现实是有巨大鸿沟的,因为概念如果停在在嘴上就永远只是一个概念。
第一道槛: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
2008年,我和搭档刘峻岭都是戴尔的高管,一个管戴尔全球每年180亿美元的采购,一个管戴尔中国大区的销售,当时我们经常聚会,多数时间是谈工作。有一次,他把我拉在一起午餐,这次没谈工作,而是希望我和他一起出来创业。
因为第一次在美国的创业给我带来非常美好的人生经历(注:于刚的第一次创业是在美国做航空管理软件,他将产品卖给了几乎所有的美国的大型航空公司),所以当刘峻岭仅仅提出创业想法,还不是十分清楚怎么做的时候,我就答应他了。而这主要是基于一个信念:如果我们两人能够全身心投入的话,我们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提出来创业想法看似挺简单,其实很不易,因为当时我们已经是全球50强公司的资深高管,拿着丰厚的薪资和福利,创业就意味着要放弃戴尔给我们的所有东西。后来我们搬到上海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一个十平米一张办公桌的办公室里,从零开始,这个决策是不好下的。但你没有失去的话就不会得到,所以我们破釜沉舟,做了这个决策。
创业初期,心态非常重要,我们刚从职业经理人退下来创业的时候,坎坷很多,比如融资。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上海)浦西去见一个30岁刚出头的VC合伙人。我和峻岭之前准备了非常充分的PPT,把核心竞争力、商务模式和市场分析写得清清楚楚。然而仅仅谈了10分钟,他就没兴趣了,开始给我和峻岭上课:说我们都是职业经理人,知道怎么把1做到10,但不相信我们能把0做到1。我和他争辩称,自己在美国创过业,从0做到过1。他说那是美国这是中国,然后足足给我们上了40多分钟的课。
在回来的路上,我和峻岭一句话都没有说。可能在座的黑马营同学们在想,我当时是不是很有挫折感,以前做高管时被前呼后拥,现在突然遇到这种白眼。我可以告诉黑马营同学们,我没有任何挫折感,心里只在想一件事:将来我一定要证明他是错的。现在看来,这个投资人恐怕失去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机会,可能永远也不会再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