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凭什么上市?!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3-11-1
打完广告肯定能提升流量,但对58同城的体量来讲,维持这个广告额度很困难。我们知道赶集网一定更艰难。掀起广告战的那两家军火商(红杉和今日资本)没有跟投赶集网,这意味着最激进的鼓吹者也不愿再打广告战了。
我是1981年生人,2003年毕业于湘潭大学。毕业后我在深圳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主要是为企业提供SEO(搜索引擎优化)、SEM(搜索引擎营销)服务,也代理过3721的产品。我还做过点石论坛,在SEO领域干了五六年的中国人都知道它。那时互联网公司如果打听谁弄流量很厉害,人们都说找我。优酷、土豆、酷六都请过我。
2007年6月我进入赶集网。那时58同城的流量最大,客齐集(百姓网前身)第二,赶集网的流量还比较低,我估计一天只有8万到10万。
早期做SEO太容易了,我又是专家,所以我一去,不管你搜哪个城市的搬家、租房信息,第一条链接都是赶集网的。干到12月份,赶集网的流量就提到了40万,远远超过58同城。我在赶集网还是特别有成就感的。
到了年底,老姚就开始说这个人是谁,我们要把他挖过来。后来我阴差阳错到了58同城。我走后,赶集网挖了一个叫吕英建的人。老吕是赶集网负责运营的VP,2011年初离职。
我去58同城就是要弄流量。我几乎是第一个给分类信息网站做SEO的人,所以离开赶集网时我也问自己,我能够打败自己吗?到58同城后我用了人海战术,投入了之前三四倍的人力,这方面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投入比我们大。当时我们换的链接遍布全中国。
2008年初到中秋节,我们的流量从20万突破到100万。这很重要,因为之前的规模只能算是小网站。从那时起到今天,你以任何一个城市再加上租房或招聘或二手车为关键词搜索,第一条的链接全是我们(百度客户除外)。那时候投放SEM,一个流量要几毛钱到一块钱,所以这相当于为58同城每年节约了一两亿的市场费。
2009年我们就奠定了业内第一名的位置。到2010年底的时候,我们的流量一个月能覆盖六七千万人,一度是第二名的两倍。分类信息网站也从几千家变成了巅峰对决。只剩下两家的时候是最残酷的,你把对方打倒就可以统治市场,所以每一个招数都是针对对方去的。
2011年春节前,有人说赶集网要请姚晨当代言人上电视打广告。我们觉得互联网公司打电视广告能打得多厉害,不就是点缀一下嘛。我们说让她拍吧。我们还是跟百度谈线上SEM。
58同城那时并没想过打线下:解决了收入问题,之后的融资进展又领先于对手,市场份额也已经足够大,我们觉得2011年可能要赢利,甚至考虑是不是可以IPO了。